家里的乐视盒子和有线机顶盒的点播套餐纷纷到期,朋友送的百度影棒才刚用没几天,今天百度又发布影棒2了。影棒2一点不像棒子,而是一个盒子的形状,这或许意味着百度正式进入盒子市场了。
在我印象中将家庭娱乐中心的概念普及的,还得归功于国外两大科技巨头Apple和Google。Apple在06年便发布了Apple TV,Google在去年8月则推出了Nexus Q,以及Chromecast电视棒。最近一年火热的盒子市场归根结底,均属于“家庭娱乐中心”的范畴。
一、谁将成为家庭娱乐中心客厅的中心?
在过去的几十年,家庭娱乐中心几乎等同于沙发+电视机。在PC鼎盛时期客厅一度变得十分冷清,只剩老人和小孩留守。北京电视开机率大幅下降的报道被辟谣,但我相信这定性反映了传统电视台日益衰落的趋势。巧合的是去年互联网广告巨头百度超越CCTV成为最大广告商。
互联网正在通过各种设备去争夺用户的注意力。盒子、棒子、智能电视、Pad便是这些设备,它们帮助人们“打发”时间,娱乐、信息消费。在这些形态的产品中,盒子(棒子)成本、门槛较低,在这一年几乎呈现井喷的态势。
角逐者大致可以分成如下几股力量:内容提供商、互联网巨头、客户端软件、手机厂商、传统广播服务商、运营商,也有不同领域玩家的联合,例如创维和爱奇艺推出的爱奇艺高清盒子,阿里和华数合作的彩虹盒子等。这些玩家有着不同的目标和策略。下面是一个对比:
尽管出身豪门的玩家从四面八方涌来,惨淡的现实是中国的第三方机顶盒市场,山寨盒子占据80%市场。何以至此?很可能是因为品牌盒子目前的瓶颈:带着枷锁跳舞。
第三方盒子在直播这类视听业务上并不被允许,说白了是牌照问题,说穿了是利益博弈。除此之外正规第三方盒子面临巨大版权成本,百度Q3季报显示其内容成本已占到2.5%,约合2.222亿元,去年同期仅为0.5%。而这些成本主要计入旗下的爱奇艺部门。除了严格的限制和昂贵的内容成本外,互联网擅长的是玩免费抑或低价,先圈用户再圈钱,最终通过其他增值或者后向收入盈利,但要到达这个阶段需要一定时间和前期投入。这时候,山寨玩家们不按常规出牌,在市场混沌之处抢得份额并不奇怪。
市场规律是早期草莽,后期沉淀。初期用户痛点被解决便很满足,例如可以在客厅方便地看视频就可以。之后用户会觉醒,为了更好的质量、内容、服务形成的体验买单。在泡沫破灭之后谁在裸泳一清二楚。“劣币驱逐良币”在互联网时有发生,但最终“良币”还是会回归。SP厂商的倒闭,山寨机的没落便是例证。因此我认为,盒子这个产品形态如果在几年内不消失,继续演进,最终必然是品牌厂商的市场,山寨玩家将被驱逐。
二、如果客厅正在变得冷清,盒子还有生存土壤吗?
从Apple TV开始,机顶盒从硬盘播放器再到联网播放器再到智能娱乐中心,已经发展六七年。今年变热则与移动互联网、光纤到户和在线视频的兴盛有关。有人说客厅争夺战是PC、手机和PAD之后的第四屏争夺战。我则认为,这一年正在发生,接下来数年还会发生的是围绕家庭的多屏持久战。
客厅在西方文化对应为起居室(living room),故名思议它将是生活的据点。聚会、娱乐、团聚是人类文明生活永恒的主题。几个月前卫报援引调查透露,相比 2004 年,(英)人们每日观看电视平均时间增长了 18 分钟,达到 4 小时。拥有两台电视机的家庭比例正在下降,如今 41% 的家庭只有一台电视机,十年前的比例是 35%。在看电视时,每个家庭手持设备的数量已经超过 3 台。电视衰落,客厅会永生。
因此,现在的问题不是客厅是否还将是中心,而是谁会成为客厅的中心?谁会成为家庭数字生活的中心?
三、家庭数据中心:从娱乐向同步结点转变
公共属性明显,占据人们过半时间的家庭数字生活,则被Pad、电视机、家庭电脑、盒子等设备瓜分。这些设备上有大量需要共享、同步和永久存储的数据。例如照片、视频、通讯记录、播放记录等,最稳妥和安全的存储地并非本地设备,硬盘会坏掉,会丢失。最适合的中心莫过于“云端”。关键是,在这些数据上传之前,是否还需要一个本地的中心来统筹他们与“云端”的数据同步,抑或作为缓存来缓冲网络压力。
例如将超高清电影文件缓存到本地,避免高峰期网络瓶颈导致看电影“卡”这种功能便是刚需。百度影棒2实际上已经不再是“棒子”,差不多是一个盒子了。大小与鼠标相当,闪存从4G升级到8G,如果出门可通过手机App控制其远程下载。这时候它就临时扮演了一个家庭数据中心角色。
同样认可这个逻辑的还有一些智能路由器玩家。盒子可以充当家庭的数据中心,路由器也可以。最终鹿死谁手只能静观其变。
四、家庭控制中心:从娱乐向智能家庭转变
所谓家庭控制中心,是指更遥远的未来,当整个家庭成为智能家庭之后。我一直认为iCar、iHouse并非痴人说梦。现在家电主要分为两类:黑电和白电。前者解决人们娱乐休闲和获取信息的需求,例如电视、音响;白电减轻劳动强度改善生活如洗衣机、冰箱、空调。
但未来不论哪种电器,均会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例如联网、远程控制、能控等,基于此还可提供安全、健康、饮食等方面的智能管家式的服务。除了电器,窗帘、门铃、插座、茶几、厨房等均为植入更多科技元素。在不久的将来,“机器人管家”这类不算电器的设备也会出现,它们兼具白电和黑电的功能。
但是,这么多智能的设备,谁来管理它们?可能的解决方案便是“家庭控制中心”,它即可统一管理、集中控制各个设备,给我们提供一个统一管理界面;也可作为互联网与家庭设备的缓冲,承载缓存、安全等方面的功能。
五、家庭生活中心:从娱乐向生活服务转变
现在盒子或者智能电视主要做的是娱乐视听,在后期其必然会向生活服务等非娱乐的领域转变。盒子和智能电视的核心价值便在于“智能”,实现这点是因为其有开放的、智能的系统。互联网思维下,这个系统会不断升级,系统上的应用会不断丰富,伴随人们习惯的培养,此后客厅娱乐中心从视频到游戏、音乐、阅读转变;会从娱乐向信息获取、子女教育、家庭活动、社区社交、生活服务、电商、家庭理财等方向扩展。
正是基于此,百度影棒、爱奇艺高清盒子对百度来说,均是为家庭互联网的爆发做好准备。当家庭互联网的“引爆点”到来时,百度通过影棒等硬件、云端的内容优势和搜索等技术服务,提前抢占家庭的一个角落。而家庭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本身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百度此前的各种优势可以与家庭互联网协同。
在电视上使用百度搜索、百度地图、百度语音助手、百度电视应用市场,如果能想到这些场景,就知道百度在影棒这类互联网电视产品上为何如此积极了。
六、电视吞噬盒子,还是盒子吞噬电视?
有朋友认为“盒子”只是过渡期产品,它如此流行的原因是因为更新到智能电视成本高,且智能电视与顶级彩电有显示差距。在更新成本足够低时,盒子将被整合到智能电视里,就像当年汉卡的消失一样。我认为,最终电视不会吃掉盒子,盒子也不会吃掉电视。
如果可以,将盒子加上屏幕,它就是一个电视或者平板。电视的核心功能有且只有一个:显示。而盒子却是信息、数据、控制、信息服务等一切的枢纽。这是其与汉卡的根本差别,汉卡只有一个功能——汉字录入,电脑则是枢纽。因此如果家庭需要数据、控制、生活中心,而盒子又正好可以承担的话,最终其不会被电视吸收,而是变成一个家庭计算机。
除此之外一个家庭需要一个“盒子”,但可以拥有多个“电视”,或者说最终状态是,不需要“电视”,而是多块“屏幕”。就像科幻电影里面一样,这些屏幕可以是智能眼镜模拟的大型3D屏幕,也可以是所见即所得的三维立体投影技术。而支撑它们显示内容的枢纽便是一种类似盒子的中心。
就算盒子和电视会整合到一起,也需要颇具实力的厂商才可实施,就像苹果的整合一样。目前乐视在尝试,百度因为拥有内容、软件等优势,在硬件领域也频频布局,也有一些机会。移动设备,苹果的垂直整合模式、微软封闭式的联盟和Google开放联盟几种形式均占据了一定市场。我认为这个趋势也将衍伸到家庭互联网,如果有厂商垂直整合也不可能覆盖所有市场。多元、分工将是稳定状态。
计算机既有整合在一起的笔记本和一体机,也有主机、屏幕分离的台式机,还有主机在云端的瘦终端,这个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盒子的未来也是如此。它将成为家庭互联网的中心,品牌盒子会是主流。这也是是互联网抢占家庭的机会,客厅不死,互联网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