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有这样一座城市。这里的人们日积月累的从事着匠人的手艺,从牧人那里换取生活所需。
随着时代的变迁,笨重的皮衣被时装冲击着,仅有的市场也是农村的老汉穿个羊毛皮背心或者皮裤,城里人有时垫个羊毛鞋垫。内蒙古旅游的迅速发展,皮制品成了游客抢手的商品,沉寂许久的匠人摇身一变成了艺人,共不应求的产品,使的乌兰察布集宁老城整个的皮革事业迎来“重生”。
集宁是北方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混居的地方。不同文化在这里交流融汇,这里的皮革加工技术流传了几千年,登峰造极。这里的中国最早形成的乳肉皮毛牧畜(皮革)与粮食、日用品易货贸易市场。当时的匠人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就地设厂加工,成我国最大皮产业深加工地,上世纪已经形成一大产业,只要有外地的客人来,就会带几件皮衣走。集宁皮革厂生产的熊猫牌皮衣是国内知名品牌。
凭借深厚的皮革加工底蕴,早在上世纪60年代,集宁皮革工业就已在全国成了知名品牌,甚至在国际上都有一席之地。1960年,上海支援边疆建设来到内蒙古集宁,由于这里的皮革材料质量优良,再加上先进的设备与上海工人师傅的精巧工艺,质量过硬,款式新颖,美观大方的皮夹克很快便远销海内外。而到了上世纪80——90年代,集宁皮革业迅猛发展,不但集宁区生产,当时乌兰察布盟下辖的每个旗县都有皮革加工厂,例如当时的集宁皮件加工厂生产的“熊猫皮衣”、化德生产的“京式羊剪绒”等品牌更是在全国如雷贯耳。其中,熊猫牌皮夹克在1989年北京首届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银奖。然而在90年代后期,由于企业改制,市场变化,时装冲击,一浪接着一浪,把曾经辉煌一时的集宁皮制品逼到了犄角旮旯。
随着内蒙古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乌兰察布旅游也乘风破浪。据集宁皮制品店的双旺介绍,早些年,远来的游客准是到处寻觅,要买一些特产,带给家乡亲人朋友。就到处问集宁的老乡哪里才能买到“特产”。热情的老乡领着游客七转八拐的到了我家的皮匠铺,我爷爷说我们这里“山药、莜面、烂皮袄”就是特产,一头雾水的的游客的往皮匠铺的深处看了看,爷爷不紧不慢的把早些年的“存货”拿出来,“失望”的游客拿起皮件,看到针脚整齐,工艺传统,做式讲究,麻花辫的腰带、而且款式有特点……被这些皮制品的工艺惊呆了。大感有意外收获的游客们又是要买皮手套,又是要买线手套,又是要小羊皮袄,大包小包带走一大堆,呆若木鸡的爷爷眼睛一亮,打起了“旅游”的主意。
为了让这座皮革老城重新焕发当年的风采,让厚重的皮革加工艺术造福一方百姓,由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国际皮革城有限公司承办的2014中国(内蒙古)皮革旅游工艺品、纪念品设计大赛活动启动。
据内蒙古旅游局副巡视员郑宁介绍,“我们一定要吸取上世纪皮制没落的教训,要让内蒙古的皮革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即实用,又好看。在设计理念上主要以体现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把旅游商品定位为体现草原文化、纪念品要具有北疆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