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史力 郑莉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关键在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进一步完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走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优化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闯出现代农业新路,必须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创新农业经营体系、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产出高效、产品安全
我省是农业大省,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会议对如何稳定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墨颇多。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认真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深入开展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确保粮食稳定增产。
对此,省农委副巡视员胡桂芳表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主线就是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只有转方式,才能激发农业生产的新动力,稳定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我省粮食生产已经实现‘十一连丰’,继续稳产高产难度很大,必须进一步转变生产方式,从依靠加大物化投入到依靠科技创新增产增效。持续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才能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在集约发展的基础上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
省社科院研究员谢培秀对记者说,要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我省农业装备水平。要在稳定粮食生产前提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完善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去年以来,我省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支持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55万亩,支持298个生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
农业发展需要数量,更要质量。会议强调,要积极发展蔬菜产业和茶叶等特色农产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确保供应充足、安全可靠。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道路,使产业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这也是新常态的一个要求。 ”胡桂芳说。
“提升质量安全水平,要加大优质专用品种推广,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强化源头治理,规范生产过程,确保产出安全。 ”省农委种植业局副局长黄秋云说,要实施品牌战略,以品牌引领产业健康发展,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加快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随着农业生产力发展,对农业经营组织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加快创新农业经营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
“在创新农业经营体系方面,要鼓励发展家庭农场,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培养和造就新一代职业农民。”谢培秀认为,要稳步发展农业种养业大户,提高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水平。要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农村能人、农技人员、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等牵头组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股权利益分配制度,开展示范社创建活动。
要强化政府对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力度。
“加快创新农业经营体系,要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农民利用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农业的规模效益。”黄秋云说,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发挥市场主体优势,逐步形成以工商资本提升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组织、以专业合作组织带领农民的良性互动。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会议明确,解决好“三农”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靠激发农业农村的发展活力,最主要的手段就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省经济信息中心预测处副处长阮华彪说,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关键还是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盘活农民的沉淀资产。另一方面,要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盘活农村的沉淀资金,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更为强劲的动力。
去年下半年,在20个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区)以外,我省又选择87个乡(镇)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为全面铺开积累经验。从去年起,在黄山市等4市基础上,在其余12个市选取100个以上的村,试点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并试点农村产权市场建设。
“我省在农村改革多个领域都走在全国前列,也为近些年农村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胡桂芳说,但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矛盾亟待解决,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势在必行。
据介绍,按照中央部署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我省将继续推进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积极稳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培育包括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在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进一步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建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管新机制和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农村金融综合改革等。
(文章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