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装机增速逐渐降低,新能源设备需求成新增长点 火电需求疲软,但中长期仍难以替代
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14 年10 月份的火电发电量同比下降5.8%,连续四个负增长,而1-10 月份火电发电量基本持平,但增速比去年同期减少6.8 个百分点。全国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3867 小时,同比减少235 小时;火电电源投资金额和新增装机容量逐年递减,这一下降趋势是符合国家能源转型战略方向的,同时我们也观察到过去几年火电机组价格的大幅下降在今年得到了企稳并略有回升。由于目前可再生能源受制于自然条件、电网建设等客观因素,其增长速度尚无法补足火电下降所产生的发电量缺口,预计未来新增装机容量将保持在每年30-40GW的平稳增长。
13 年爆发的大规模的连续雾霾天气,在14 年依然困扰着许多包括一线城市北京、上海等在内的大都市,使国内环境污染问题一下子成为普通民众日常关注的焦点,这也使环境治理成为政府急需解决的课题。而燃煤燃烧排放被认为是雾霾形成的主因之一。在这种形式下,我们认为压减燃煤机组排放和对现有火电机组除尘、脱硫、脱硝改造必然加速,将带动相关改造升级工程和设备订单增加。
风电行业回暖,电价下降引发抢装潮
截至2014 年1-10 月,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88.05GW,同比增长23.8%;上半年全国弃风率8.5%,同比下降1.5 个百分点。前三季风机招标价格整体稳定并有小幅上涨。11 月20 日,《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中对风电政策的基调从过去的“有序发展风电”转变为“大力发展风电”,我们认为限制风电发展的弃风限电现象将在特高压电网建设大力开展之际得到改善,预计未来风机价格保持稳定,完成“十二五”风电100GW 装机容量的压力不会太大,风电设备商有望赢得更多风电设备订单。
2014 年9 月国家发改委价格司下发了关于调整风电上网电价的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2015 年6 月30 日以后投产的风电项目将执行新电价,包括将四类资源区标杆电价不同程度的下调。我们预计上网电价下调直接影响风电运营商的收益率,为了能够在电价下调前锁定更高收益,2014 年四季度到2015 年上半年将会掀起一波抢装潮,相关设备供应商将获得大量订单。抢装潮之后风电装机量将出现小幅下滑,但总体应该能够维持平稳增量。
多重政策出台,促进电力设备需求
今年中央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计划,该计划的主要思想是想通过合作投资推动周边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而推动消化国内的过剩产能,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及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约21 万亿美元,我们认为电厂和电网是保证一个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尤其是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必须加强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我国在火电和核电等发电设备领域已具备国产化,技术成熟和丰富的海外电站EPC 能力。“一带一路”将有助于带动国内发电设备和电站EPC 输出,将是未来长期的政策红利。
《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 年)》正式发布,对清洁能源未来发展提出具体目标:到2020 年,核电装机容量达到58GW,在建容量达到30GW 以上;风电装机达到200GW,风电与煤电上网电价相当;光伏装机达到100GW 左右,光伏发电与电网销售电价相当。到2020 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占一次性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煤炭消费比重控制住62%以内。我们认为该计划为未来非化石能源发展方向奠下基础,而国家电网加强发展特高压,有助于非化石能源的发展,从而拉动新能源电力设备需求。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70%以上的能源需求集中在中东部,然而76%的煤炭集中在北部和西北部、80%的水能资源集中在西南部,陆地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也大量分布在西北部。在这种背景下,大力发展和建设特高压输电网络不仅能够解决目前弃风弃光限电的现状,更能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实现能源优化配置。根据国家能源局规划,2014-2017 年我国将建设9 条防治雾霾特高压输电通道,其中在今年11 月“二交一直”共三项特高压工程已正式宣布开工。2015 年,国家电网在特高压建设规划为“五交八直”共13 条线路,带动超过3000 亿元的投资。长远来看国家电网还计划到2020 年建成“五纵五横”,合计27 条特高压线路。因此未来几年将是特高压黄金发展周期,将为相关输配电设备供应商带来大量订单。
核电重启在即,设备制造商有望长期获益核电重启 出口利好核电设备商
今年中央政府多次表态加快沿海核电项目重启事宜,而同年下半年中国自主设计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已通过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核安全局联合组织的设计审查,并在11 月初,国际能源局同意福建福清5、6 号机组工程调整为“华龙一号”技术方案;近期国家发改委正式向国务院申报启动核电新项目审批,以上都预示着核电重启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根据《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国在2020年在运核电机组将达到5800 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将达到3000 万千瓦。按照存量数据测算,如需完成上述规划,未来五年内,中国需再开工建设40 台核电机组,至少需投入6000 亿元。一般而言,在核电站固定资产投资中核电设备投资占50%左右。我们认为考虑到日益紧迫的环境问题和稳增长需要,核电长期成长趋势已经确立。
今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国家主席习近平频频向其他国家推销中国的核电技术,侧面显示了我国核电技术在经历几十年的消化吸收,已经全面掌握了三代核电技术,实现超过85%国产化率和自有知识产权,具备出口能力。我们认为中广核和中核集团联合自主研发的“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最有机会成为出口海外的核电技术,尽快在国内启动“华龙一号”示范项目,能够加速核电出口速度。同时在极具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和我国政府大力推介下,核电出口有望未来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斩获一些订单,有利于相关核电设备制造商。
2013 年核电目前中国核电装机量占比仅为2.1%,世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约为18%,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国内的核电主设备商市场主要由三大制造商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和哈尔滨电气所掌握,其中又以上海电气和东方电气最具竞争力。如果以市占率考量,我们认为上海电气在核岛设备中具有较大的优势(约45%市占率),特别是在几项毛利率较高的设备,例如控制棒驱动装置和堆内构件,具有垄断性地位,而在常规岛也有近三分之一的市占率,因此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上海电气具有更高的核电盈利能力和获取订单能力,我们建议关注上海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