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三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公布在即,一些综合先行指标已从另一维度揭示出中国经济正在继续保持着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三季度以来,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继续深化,新兴动能不断壮大,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挖掘机指数、铁路货运量等多方面数据显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亮点正日趋明显,新旧动力正有序转换。
与此同时,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也纷纷提升了对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
工程机械数据维持较高增速
机械行业数据是反映实体经济景气度的重要指标。其中,挖掘机是工程机械中最具代表性的机种之一,广泛应用于房地产建设以及铁路、公路、采矿等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挖掘机械分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1~8月累计销售各类挖掘机械产品91439台,同比涨幅为101.1%。其中,国内市场销量85766台,同比涨幅为111.1%;出口销量5641台,同比涨幅为17.8%。
从产量方面看,2017年8月中国挖掘机产量为14111台,同比增长了69.7%,1~8月累计产量131210台,同比增长68.3%。
同样,工信部披露的数据也显示,在国家整体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的大环境下,2017年1~8月,全国内燃机销量3650.73万台,同比增长6.62%。
分燃料类型来看,柴油机销量368.65万台,增幅保持较高水平,同比增长15.74%;汽油机销量3281.63万台,增长速度放缓,同比增长5.67%。
分配套市场来看,除船用、发电机组用内燃机累计销量同比下降外,其它细分市场均呈不同程度的涨幅。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一份研报预测,工程机械行业历经几年的下滑调整,行业库存去化充分,上半年销量持续高增长,并明显传导至利润表,行业持续性或超预期。未来基建需求占比总销量的比例维持在60%左右,国内市场挖掘机今年销量有望突破12万台,在去年的基础上翻一番。
万博研究院新供给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哲告诉记者,挖掘机等部分周期性行业仍维持较高速增长,预示未来工业生产、投资整体大幅回落的风险不大。
铁路货运连续13个月正增长
铁路作为承担中国货运的最大载体,其货运量也反映出经济运行现状,铁路货运量的持续回暖,也是经济企稳回升的一项重要指标。
国家铁路局网站消息显示,今年前8个月,国家铁路货运总发送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货物发送量达19.36亿吨,同比上涨14.6%。其中8月份,国家铁路货物发送量达2.50亿吨,同比上涨11.5%。
铁路货运量已是连续第十三个月实现正增长。今年以来全国铁路货运量每月数据保持了两位数的正增长,其中2月份全国铁路货运量(28121万吨)同比增长19.4%,增幅创近年来新高。
中国铁路总公司表示,当前大宗货物运量持续回升。煤炭、金属矿石、钢铁、粮食等大宗物资装车均保持10%以上,同比出现较大幅度增长,预计全年货运量将超额完成目标。2017年中铁总计划完成国家铁路货物发送量27.5亿吨。
根据中国铁路黑货运量晴雨表的大秦铁路数据简报,大秦线上半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273.6亿元、76.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8.9%、107.1%。
刘哲告诉记者,预计未来铁路煤炭货运量仍会保持较高增长。铁路货运量作为经济的同步指标,其持续回升也验证了经济已经触底企稳,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国际上提升对中国经济增速预期
与此同时,国际机构也纷纷“点赞”中国经济。
世界银行(下称“世行”)10月4日在最新的《东亚与太平洋地区半年报》(下称“半年报”)中提升了对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世行预计,中国2017年和2018年的经济增速将分别达到6.7%和6.4%,这高于世行之前预估的6.5%和6.3%。
半年报认为,中国的增速超过预期,2018~2019年中国经济成长有望趋于温和。这些变化源于中国经济经历重新平衡,减少对投资和外部需求的依赖,并转为依靠内需消费拉动。
记者了解到,除了世行,其他一些国际机构也调高了对中国经济今年和明年的增长预期。今年7月,IMF更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上调至6.7%和6.4%。
摩根大通将中国经济全年增速预期由6.7%上调至6.8%,并表示对于中国经济硬着陆和金融风险的担忧较一年前大幅减弱。
(来源:一财网)
责任编辑:陈旭